魚眼,也就是 "fisheye" 這個字源於 1906 年由Robert W. Wood 在研究魚的眼睛時提出,

Robert W. Wood 是位在WW1前著名的物理學家,對後來 UV 光的發展有許多貢獻,但跟今天的開箱無關。

 

而魚眼鏡頭最初發展並且被使用是在 1920 年代,多用於大氣與天文的觀察(直到現在仍是),

由於超過 180 度的視角可以包下整個天空,非常方便。

 

撇開有點距離的歷史不管,目前常見的魚眼鏡頭大致上分成兩種

1. 全周/圓形 魚眼 (Circular),畫面上會有成像圈,例如下圖

 

[urban] National Chiang Kai-shek Memorial Hall

 

2. 對角線魚眼(Diagonal),不同於圓形魚眼會有成像圈,比較類似一般的廣角鏡,整個畫面都會有影像


[urban] National Chiang Kai-shek Memorial Hall

 

而目前市面上比較常看到的魚眼,全周的魚眼例如 Sigma 的 8mm f3.5Sigma 4.5mm f2.8

而對角線的魚眼較多,常見到的如 tokina 的 10-17mm f3.5-5.6Sigma 10mm f2.8

Nikon 10.5mm f2.8canon15mm f2.8

 

因為我拍的題材很多,會注意到魚眼似乎也是合理的事情,雖然身邊的人多半都勸我不要買,

"買了用幾次就膩了""實用性太低""變型那麼嚴重好用嗎?"之類的,

其實這些都非常的實際,也是造成我一直沒有下手的原因。

 

但事實上我非常著迷魚眼在拍攝建築物或室內空間所營造的效果,當然,對於商業攝影來說,

魚眼似乎很不恰當,但也不可諱言,在國外的確許多建築/室內空間攝影大師在使用魚眼拍攝案子。

 

我最一開始是打算買 canon 的 15mm f2.8 魚眼,一來是我覺得我只用的到對角線的部分,

二來是我很喜歡的室內攝影師 Jean claude berens 也是使用 15mm 這顆鏡頭,

依據 donfer 的名言:"偶像用什麼器材,跟著用就對了",我一度也想就買 15mm 這顆鏡頭就好,

但畢竟是老鏡,其實也沒那麼好找,巧遇了幾顆二手,但都有點狀況。

 

但其實我還是很喜歡那顆鏡頭,對 15mm 魚眼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看這篇兩家 15 魚眼的對決

 

曾經也想過 Tokina 的 10-17mm 魚眼,關於這顆鏡頭可以看 Wisely 的文章

但還好當初就設想自己會上全幅,所以遲遲沒入手,後來事實也證明,

當時要是買了現在就在忙脫手吧....這顆可惜只能用在 APS 上,不然應該也是許多人的首選

 

需要的器材太多,魚眼似乎總不是那麼必要,為了過乾癮,其實我也買過 lens baby 的 fisheye 套筒

Lensbaby Composer with Fisheye

拍起來的效果大概像下圖,如果用全幅的話成像圈會更明顯

 sunset

(於aps機身)

 

但...不能自動對焦同時必須拆鏡才能換光圈,除非有時間慢慢拍,

不然方便性還是打了太多折扣(雖然又輕又小)

 

很自然的,就想說乾脆等等看 8-15mm 吧

 

於是就這樣一天天看著網路上的售價,被我碰到了前一陣子的 canon 鏡頭大降價

這顆鏡頭的價格一口氣從 4xxxx 摔到了 3xxxx,我就這樣購入了 canon 8-15mm f4 fisheye lens

 

[still life] canon 8-15mm f4 fisheye USM

 

這顆就是號稱可以在 圓形 <--> 對角線 兩種模式之間切換的魚眼,

另外這個鏡頭藏有許多巧妙的設計,在這邊簡單介紹一下~

 

首先是鏡頭蓋的部分,其實裡面藏有一個遮光罩,可以按下兩旁的壓扭分開

[still life] canon 8-15mm f4 fisheye USM

 

但當使用全片幅機種時,會把遮光罩拍進去,所以至今我仍然沒有使用過遮光罩(遠目)

如果使用 APS 片幅則在對角線狀態下沒有這個問題

 

變焦的程度是從 8 -> 15mm

以全片幅來說,只有在 15mm 的狀態下是對角線魚眼,以下都會有成像圈

他很貼心的在變焦環旁邊有標示 "H", "C"

分別代表使用 APS-H 機身,以及使用 APS-C 機身時,達到 180 度視角的焦段

(其實就是約 12mm 以及約 10mm)

 

雖然光圈只有 f4,但在這麼廣角的情況下,其實也算夠了,

室內稍微拉一下 iso,快門速維持在 1/30 左右拍攝就很足夠了

 

[still life] canon 8-15mm f4 fisheye USM

 

鏡面的部分是浮突的,雖然沒有 TSE17mm 那麼誇張,但當然也是無法在前面裝任何濾鏡,

不過看網路上的文章似乎都對這顆鏡頭的鍍膜抱持的很高的評價,事實上的確在面對耀光的表現真的挺好,

至於保護的效果如何,可能還是要繼續用下去才知道......

 [architecture] Eslite

[scenery] circle sky

兩張都是直接對著太陽拍,可以看到其實抗耀光的效果真的不錯!

 

由於鏡前無法裝設濾鏡,所以鏡尾有設計安裝濾片的位置

[still life] canon 8-15mm f4 fisheye USM

但...我還真不知道這濾片要去哪裡買......

 

其他關於這顆鏡頭外觀跟特色介紹,也可以參考 01 上吉姆林的試用分享

或者是 DCfever 上的文章"一魚兩食

 

照慣例要放一下 photozone 的測試,可以發現他的中央畫質非常不錯,

而周圍一如預期的掉的很快,但對魚眼來說,我相信這是合理的,

事實上的確可以看出畫質的衰退,但也是在很邊緣的地方,使用上是沒有不方便的。

 

回到魚眼本身,時常會聽到有人說"魚眼就像是兩面刃..."

我自己的解讀是,雖然魚眼可以給你非常寬視角,但急速變形的邊緣,如果沒有小心控制,

就會變成非常刻意的照片。

 

由於一開始打定主意就是拿來主拍建築,鏡頭到手後,就立刻到先前預想過的一些點拍攝

[architecture] freeway in the city

將原本就是彎道的高架橋更加的扭曲並且延伸,我只能說剛拍下這張時

心中充滿著感動,以及"我怎麼不早點買"的怨念

由於自己平時就很喜歡使用超廣角端拍攝,大致上不會太難適應,

其實我一直覺得魚眼在台灣,尤其台北很難施展,主要的問題在於

 

透過魚眼的變形,將原本對立的曲線與直線,硬是融合在一起 

[architecture] Taipei Arena with sunset

 

[architecture] Taipei arena

雖然非常的歪斜,但我很喜歡這種放射狀線條的平衡感

小巨蛋我已經拍攝過不少次,但這個角度一直沒辦法拍到滿意的成果,這次終於用魚眼

把過去想要納入的東西都一併吃進來了

 

雖然說魚眼就是要它的變形,但其實水平抓好,也是可以拍出比較像單純超廣角的照片

[scenery] there

魚眼有趣的地方就是,只要稍微改變仰/俯角的角度,就可以讓畫面變形的程度有劇烈的改變,

例如跟這張在同一個位置,同樣是 15mm 端,但是用俯角拍攝,就可以做出下面這種感覺

[self-potrait] I'm tall

喔...我好高

我要說的是非常有趣!

 

再來就是建築體的拍攝,當然會變形,但是因為視角夠廣,可以除了主體的建築物外,

一併把環境的感覺都帶進去

 

[architecture] Chinese tower

同時能夠大大的放大環境,像這是在 228 公園中間的小水池,其實並不大,但拍起來超大 XD

[architecture] Eslite

信義誠品的夜景,同時可以把 W hotel 的牆面,以及附近的人行道一併帶入!

 

除了橫幅,拍攝直幅的照片也可以創造很好的延伸感 

[urban] tree on the street

但就像一般的廣角鏡,魚眼在遠方景物縮小上,比起一般的廣角鏡更快速,

所以前景與遠景的尺寸拿捏更難,像這張我原本發現了遠方的 101,

但實際上拍起來,根本就無法看到 XD

 

另外一個拍攝重點就是室內,在不考慮變形的問題下,這樣的焦段拍攝較小的室內空間,

真的能營造出非常有趣的感覺,可惜最近拍攝比較多室內都屬於私人空間,

無法在這裡分享

[interior] underground passage

 

[interior] rooftop of Nation Taiwan Museum

但真的也是很有趣!

尤其是將兩個房間連結的畫面,之前都必須要靠接圖,現在則是一鏡 ok

但我還是要說,這是在不考慮變形的前提下啦...

 

同樣的在拍攝街道也是,寬廣的視角讓我找到了許多不一樣的構圖

[urban] Street of Taipei

拍下了很多張很喜歡的照片,而且是過去很難會想到的角度!

[urban] Taipei!

例如這張入夜的台北,同時可以拉到橋下的車軌,人行天橋上走動的人們,高架橋、夕陽餘暉

把整個市民大道、火車站的一角、承德路之間複雜的關係一口氣呈現

眼淚都要流下來了(感動個什麼勁阿...)

 

當然,既然都買了 8-15mm 魚眼,也是要拍一些全周的畫面,雖然我自己比較用不順手,

不過其實全周可以拿來做"偽宙玉"照,其實也是不錯,只要把黑色的背景換掉就好了,

如果不知道宙玉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

 

但無論如何,一口氣拍下 360 的夕陽還是很爽的 (y)

[sky]  :)

很多風景,如果不是這樣拍攝,還真的看不到

[architecture] structure

 

最後,善用魚眼的變形,就能夠拍出一些不同於以往感覺的影像

[architecture] National Palace Museum

 

很多人說魚眼很難拍人像,要盡量把人放在中間,距離遠一點,水平抓好,才不會變的很奇怪,

但反過來,善用魚眼的變形,才能拍出跟平常不一樣的東西

[portrait] two face?

 

[strobist] reflex umbrella!!

人物扭曲是必然的,但就端看你想要呈現什麼感覺的影像

會讓人覺得詭異,還是會會心一笑,可能就差在那一點點的角度問題

 

關於更多這顆魚眼的作品,也可以去 flickr 的社群看看

 

我自己的魚眼的作品也會持續更新在我的 canon 8-15mm fisheye 相簿,

有空可以過來逛逛 :)

有任何問題,也歡迎加我臉書,一起討論 :D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魚眼 8-15mm 開箱 canon
    全站熱搜

    pooldo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